怎么联系400块的快餐-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登录入口,同城300快餐不限次数,同城200带吹电话

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中文域名: 厦门鹭风报社.公益
当前位置:首页 / 副刊 / 新闻详情 < 返回
以说唱抗疫的台湾小伙

发布时间:2022-05-20作者:陈梦婕来源:东南网点击量:15210鹭风报1562期08版 副刊


       “口罩戴上,作伙抗疫。”“不要扎堆不要不老实,不要做人群中的绊脚石?!薄爸灰蠹彝沤嵋恍?,就没有过不了的劫渡……”最近,几段以防疫为题材创作的说唱短视频刷屏两岸朋友圈,结合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说唱让人直呼过瘾。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几段“魔性”视频的创作者之一陈柏源其实来自台湾,是华侨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

       “音乐能给人温暖,同时,也希望借作品呼吁大家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背掳卦锤嫠呒钦撸罱土旨盐?、廖少堃等几位来自闽南的音乐创作好友一起住在泉州市区的音乐工作室里,一直关注着泉州抗疫情况,也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核酸检测。面对疫情,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在做核酸检测时,看到他们长时间地为大家服务,特别心疼。同时,陈柏源也希望通过接地气的作品,呼吁大家积极配合,保持好距离和秩序。

       仅用了两三天时间,陈柏源和伙伴们便完成了这几段短视频的创作。一经上线,就引起网友们的共鸣,网络点击量快速破百万?!罢饧付嗡党悠等梦宜布涮嵘?,也更能理解并配合防疫工作?!比菔忻裾畔壬担谜庵址绞叫酪?,容易让人接受,也很解压。

       陈柏源来自台湾台中,父亲是台中市“义虎堂虎父爷将军庙”的堂主,儿时他就从长辈口中得知自家祖籍在福建泉州。2012年,因为生性顽皮,13岁的陈柏源被妈妈送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功夫,磨炼性情。两年后,他一鸣惊人,获得第十届中国郑州国际武术节银牌。除了习武,《论语》《易经》等典籍也在少林寺平日的文化课中教授,中华文化的根从此深深扎在了陈柏源心里。

       2018年,陈柏源考取了华侨大学。第一次回到祖籍地,他发现两岸讲的闽南语非常像,台中有妈祖庙,泉州也有,连家里吃的面线糊,泉州也满大街都是。“这种感觉非常神奇,所以我有种冲动,想让台湾的朋友知道,海峡的这一头也有一个特别像家的地方?!?/p>

       因为对说唱情有独钟,陈柏源曾系统地学习电子鼓、说唱等音乐制作技能,为创作打下了基础。在泉州,他尝试着用闽南语创作了几首以泉州为题材的说唱歌曲,没想到在网络上意外“蹿红”。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歌曲《蓝色丝绸之路》中,陈柏源唱道:“走在泉州的路上,回到最初的故乡,有郑公?;ぐ?,我的丝绸之路啊。跟着步伐,喜欢的话就住下,这里是让国富的蓝色丝绸之路啊……”

08-1.jpg

       陈柏源接着又以两岸同根同源为灵感创作了《中国人》:“中国的历史/你懂不懂/中国的神话/中国的神物/凤雏龙/中国的师傅/中国的少林功夫猛……都是中国人/炎黄的子孙/本是同根生/两岸一家亲/都是一家人?!背掳卦锤嫠呒钦?,因为他的家族从清朝就迁徙到台湾,年代久远,家谱与大陆祖祠的族谱一直没有对接上。在泉州,他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看到里面一本本承载着两岸迁徙历史的族谱,他也赶紧从台湾复印了自家的家谱,并委托晋江市台联帮忙寻根?!捌涫?,这也是我父亲的心愿。我希望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家族的根脉所在,完成父辈的心愿。”

       在泉州生活了近4年,陈柏源发现,现在大陆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方言等教育,与他合作的闽南语歌手清一色是“00后”。近一段时间,他和闽南的小伙伴在工作室一起生活一起创作?!懊瞿先私惨迤蠹揖拖袂仔值芤谎??!背掳卦此?,“以前像《爱拼才会赢》等闽南语歌曲很多是从台湾流传到大陆,现在我们希望两岸携手创作更多优秀的闽南语歌曲给大家,也给台湾的兄弟姐妹?!蹦壳埃掳卦创醋鞯拿瞿嫌锼党枨对嚼丛胶猛妗吩谔ㄍ錕TV点播排行榜上已跃居点播量第二名。

       “用说唱的方式给大家带来正能量是我的初心。”陈柏源说,“现在我已经回到原乡泉州,也希望能用歌曲吸引更多台湾年轻人回到祖籍地走走看看,因为这里曾是祖先生活过的地方?!?/p>


下载鹭风报1562期08版 副刊
相关新闻

要闻| 读城|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